放眼贵州,爱绿护绿始终如一。
文斗苗寨的村民,200多年前就将绿色理念刻在石碑上告诫后人:“此木系先人蓄禁,不许后人砍伐,留以壮丽山川”。
“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生命树”是岜沙人生命的象征。
逢年过节,有的民族要祭树拜树,敬畏自然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放眼贵州,把绿色化为行动的,还有他们:
植树造林39年,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张顺禄;癌症面前不低头,33年栽下30万棵树的魏发富;战天斗地带来林茂粮丰的林海愚公文朝荣……
放眼贵州,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生态法庭……制度组合拳,把绿水青山护得严实。
放眼贵州,绿色成果看得见——人们栽下经济林、种出金果果、吃上旅游饭。2021年,贵州绿色经济占比达45%,森林覆盖率达62.12%。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当下的贵州,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起建、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一起收,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