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人才树,走好发展路-凯发k8国际首页
识别发现,为人才“选好种”。毕节市赫章县金银山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为人才“搭桥竖梯”的理念,注重人才本身的价值而非以“帽”取人,不让“唯学历论”成为引入人才的“卡扣”和“路障”,坚持尊重知识、唯才是举,坚持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人才,既通过专项考察、民主测评等方式“伯乐相马”,也结合干部在防疫防汛等急难险重一线的表现“赛场选马”,做到优中选适,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受到关注、得到重用,落实落细柔性引才政策选出“千里马”,不断改进和提升引才模式,形成汇聚天下英才的“磁吸效应”,让人才竞相“揭榜”、充分涌流。为人才“选好种”既要避免“人才近视症”(眼睛盯着内部人才,却不舍得花钱培养,更不会“破费”引进外部人才)。也要避免“远视症”(好高骛远,往往不顾实际,不计成本,想方设法到外面“凯发k8国际首页的招贤纳士”,盲目地追求引进人才的数量和档次,而对身边人才视而不见)。
帮带提升,为人才“培好土”。帮带提升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帮带扶持,充分调动帮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毕节市赫章县金银山街道党工委建立党工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联系辖区内的党内外专家,学校、医院、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领域人才,重视在专家特别是中青年专家中发展党员工作,明确专人联系培养,加强多岗位锻炼,促进专家政治成长进步。注重将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优秀专家、基层一线专家、少数民族专家、优秀乡土人才团结到党、群众的身边来。
实践锻炼,为人才“蹲好苗”。“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实践锻炼永远是人才成长的唯一道路,这条道路没有捷径可言,人才必须踏踏实实深入到群众中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根在基层、源在群众。当学者踏出书斋,走进实践,双眼观察现实社会、双耳倾听真言实语、双手记录真实数据,学术研究才真正有了“地气”。毕节市赫章县金银山街道党工委积极组织各领域人才参与基层活动,走上田间地头,听民意,感民情,在“身”入基层的同时,更是“心”入基层,做到了到最基层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激励关爱,为人才“施好肥”。要形成人尽其才的局面,就必须下大力气防治“人才病”,做到“稳才”和“引才”并重,靠稳促引。以待遇、感情、事业育好“人才梧桐树”,既招外部“凤凰”来栖身,来了敢用,用了有效;又使内部“凤凰”不飞走,在本单位得到合理、公正的使用。毕节市赫章县金银山街道党工委利用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工作的机会,与专家人才进行面对面联系,通过重要节日与专家座谈交流、走访慰问、上门开展“人大家访”“拉家常”等方式,定期不定期了解专家人才工作、生活、科研等情况,倾听专家人才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专家人才干事创业解除后顾之忧。充分发挥新媒体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中的作用,运用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网络、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与专家人才保持经常性联系,加强联系即时性。
供稿人:许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