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联×育言】依法家教·与爱黔行 系列 丨 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黄亚夫-凯发k8国际首页

原创 | 2022-05-13 18:45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

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fm106.2)

特别策划

《育言》“依法家教·与爱黔行”系列

直击依法家教痛点,输出科学育儿理念

特别感谢

贵州省家庭教育智库专家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说:“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为什么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跟父母的沟通会越来越少?

轻不得、重不得,到底应该用什么语气跟孩子沟通?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跟孩子讲话好像“耳旁风”?

怎样才能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本期主题: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本期嘉宾:黄亚夫

【嘉宾简介】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贵州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危机干预与矫治研究所所长

贵阳市公安局心理危机干预特聘专家

内蒙古师范大学特聘心理专家

贵州省职工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

孩子的成长是在困难中获取的,家长不停帮助孩子屏蔽困难反而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脆弱,最好的陪伴是支持、鼓励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帮助、呵护孩子。

(黄亚夫的第三个宝宝)

【与孩子沟通最常见的问题?】

情绪传递不当,未将关键词传递给对方。在家庭场景中,我们往往因为情绪传递不当,而产生爆发式的争吵,或者沉默式暗涌,这些都是亲子沟通最常见的现象。但其实在家,人人都在寻找安全,父母想听到的是尊重和听话,孩子想听到的理解和认可,而不是话语中的现实和道理。

双方都赋予事件个人解读想像的意义,然后开始彼此攻击和否定。家长往往能接受或包容孩子当下的缺点,但是当家长给这件事情附加上更多的意义,常常就会让你崩溃。比如孩子没有按约定在规定的时间放下手机、完成作业,家长会因此联想到这是因为孩子不自律、说话不算话等问题导致的,然后因为这些想像意义的解读,就会继续升级担心孩子的未来。其实,将事情和人与物分隔开来看,就能迎刃而解。

(黄亚夫与三宝交流)

【亲子正确沟通,父母必备的基本素质?】

父母的状态要稳定,做成熟的陪伴者,给孩子安全感。在生活中,家长的状态要稳定,当孩子根据契约完成了约定,家长也要遵守。在沟通中,家长也要做到情绪稳定,当接收到孩子比较刺耳的观点和词汇时,要包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批判期,将情绪尽量打折过滤,保持稳定的情绪,先点头附和,想好后再给与正确的引导。

(黄亚夫的二宝

父母的陪伴要多元,做成熟的陪伴者,给孩子多元的感官刺激。孩子的生命体验、情绪体验,学习、运动、快乐,各种情绪体验,父母都应该参与进去,一起分享、体验、陪伴。

(生活中的黄亚夫)

【在遇到孩子为难自己的时候,如何应对?】

概率思维:用巧妙的方法提高孩子接受事件的可能性与概率。比如给他一定时间思考,这个时间点就是一个权威暗示,也给自己一个时间冷静,提高孩子接受事件的可能性;如果孩子依然不接受,可以要求孩子给出3个理由等。

(黄亚夫的大宝与二宝

【亲子间高效沟通的技巧】

在沟通的语言中,叠加多元词汇。父亲和孩子见的沟通常常是单纯的事实描述,比如将“作业做完没?”更换为“作业做完没呀?”当你的话语叠加了多元词汇,会更促进和谐氛围的构成。谁叠加的语气词等元素越丰富,谁就能够快速的得道他人的支持、认可和信任。

在沟通的氛围中,达成共识。亲子间的正确沟通方式,只要能满足家长与孩子相互欣赏、相互信任,就能达到有效沟通。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契约式或责任式的家庭教育。当两者都能根据对方的需求形成契约,双方达成共识。

在沟通的场景中,尝试造句游戏。可以尝试在亲子谈话间体验“我们”的造句游戏,矛盾能够得到相对的缓解;用“因为……所以……”来沟通,可以让问题本身延伸出更多信息,以便于增进亲子关系,不建议使用判断句“不行”“不可以”。

(黄亚夫幸福的一家)

【小麦·写在访谈后】

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父母和孩子存在着很大的沟通问题:有两成多的家庭几乎没有亲子交流,还有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不讲究方法,也缺乏尊重。从报告中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家长与孩子之间几乎没有分享,不管是烦恼还是快乐,在身边也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觉得我爸妈只关心我的学习。”

人际交往是需要互相尊重的,亲子沟通中更是需要互相尊重。我们希望家长能够做到充分信任、欣赏自己的孩子,掌握如上甚至更多的科学方法,别让本应该因爱连在一起的心,成为隔着汪洋的两座孤岛。

【关于节目】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也不尽相同……我想倾听你和教育这门慢艺术之间的故事,欢迎在微信公众号“贵州都市广播”给我留言。教育探索类节目《育言》工作日18:00-19:00准时播出(随后第二个工作日11:00-12:00重播),期待与你一起育见无限可能

  张 健 视频拍摄

杨雅桐(实习)视频后期

袁子清(实习)嘉宾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