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深度︱谁来种地?贵州探索新答案-凯发k8国际首页
正是农忙时节,贵州部分地区却出现了“怪现象”。本该忙着栽秧打田的农民不忙了,纷纷当起了“甩手掌柜”。更奇怪的是,不种田、不下地的他们,一亩地却保底有1000斤稻谷的收成,根本不愁没有粮食吃!这是什么新玩法?带着疑问,动静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农业托管 让田间地头大变样
这两天,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彰寨村的田坝里,插秧机轰隆隆作响。机手廖飞手握方向盘,熟练地操作插秧机往前走,一行行整齐的秧苗就插在了田间。这块半亩左右的稻田,不一会就插满了嫩绿的秧苗。廖飞说,一个小时可以插5到6亩,相当于一个人干5、6天的活。
机手廖飞
村民尤玉兰跟村民们围在田坎边看“稀奇”。“感觉挺稀奇的,它究竟怎么插秧?和我们插秧有哪样不同?”尤玉兰今年70岁,子女们出门已经快20年,平时只有她和老伴两人在家,没有强壮劳动力,每年家里5.3亩稻田的种植是个大难题。“要花1个多月才能勉强种完。”一年到头,算上种子、肥料和人工钱,可能还得赔钱。 “以前种地又累又麻烦,撂荒又可惜。这个地种还是不种?不晓得咋办!”
村民尤玉兰在干合作社的手上活(铲田坎)
玉屏实施的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试点,解决了尤玉兰和老伴的心病。她家以每亩800元的费用,将田地委托给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来种植。“每亩地托管费大概800元,给托管户保底收成1000斤稻谷,按现在的市场价每斤约1.5元,就是1500元,除去800元托管费,托管户每亩还可以赚700元。”玉屏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俊芳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今年,贵州省在26个重点县开展20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推广重点示范和15000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试点,对水稻种植的育秧、插秧和耕地等难点环节,进行部分托管和全托管。其中,15000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试点集中安排在玉屏、松桃、荔波、长顺、惠水这5个县实施,对水稻从种到收实行全程托管。农民以每亩700到800元的价格购买农机合作社的服务,农民不用辛苦耕作,即可按照托管田地面积保底获得一定数量的稻谷收成。
目前,各地正根据实际情况推进试点工作。玉屏以农机合作社为主力,一群干劲十足的社员扛起了5000亩稻田的托管服务;松桃则把责任压实到村,通过村级组织联动,组建农机服务队,开展1万亩水稻托管服务;长顺县以县委县政府为主导,来谋划部署1万亩水稻的托管生产……
农业托管 机械化是保障
“秧苗太小,而且种得太密,我看不上这个做法。” 看着农机手刚刚插完秧苗的稻田,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茅坪村村民周顺生摇摇头说。以前,村民们要把秧苗培养到约30厘米才进行移栽,而现在的秧苗约12厘米就要进行移栽。面对村民的质疑,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林解释说,“秧苗过大移栽,损伤根系,反而影响收成。以前村民们每亩插秧苗7000到8000穴,机插秧高于12000穴,如此大的密度,主要是为了增加产量。已经试验的,没有问题。”
今年,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全县5000亩水稻的全程机械化推广示范,其中保姆式全托管面积20亩。
合作社与托管农户签订合同,每亩保底1000斤稻谷的收成,让托管户吃了“定心丸”。可合作社为什么愿意做这个可能赔本的买卖呢?姚林说,每亩保底1000斤稻谷的承诺,不是凭空给出的数据。“以水稻为例,用机械作业,每亩成本为700元左右,传统的人工成本每亩1100元左右,这就是农业机械化的优势。”
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部分机械
目前,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翻地、播种、管护、收割、烘干等73台设备,可实现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姚林介绍说,通过先进、专业、标准、集约的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现在农村缺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是很有前景的。通过机械化操作,大幅节省人工成本,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保障效益。”
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林
让姚林放心大胆开展全程机械化托管服务的另一原因,是技术的保驾护航。贵州省水稻全程机械化试点的耕作技术,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建农团队指导,宋建农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应用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推广上。“农业防灾减灾项目资金和农业商业保险兜底,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姚林对此非常自信。
贵州省现有农机合作社517家,为开展农业托管服务奠定基础。贵州省将所有粮食类农业机械全部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补贴金额基本达到购置价的35%,对育秧设备、插秧设备、大豆、玉米这些事关粮食安全生产重要农机具实行省级补贴,部分补贴达到50%—60%。去年贵州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44%,今年预计达到46%。
农业托管 谋划“粮食安全”大文章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省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越来越凸显,粮食生产受到影响,防止土地撂荒成为一项严峻的工作,农业托管就是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今年的试点工作要总结出适合贵州推广的经验模式,成为一项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的推广技术。特别是针对贵州山区的立体气候,要形成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一套套的生产模式,根据不同的海拔、气候、地理条件综合判断,形成一系列的技术规程和栽种标准,达到有标可依。
农业托管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巨大的变革。玉屏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俊芳说,托管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土地流转,农民具有更高的土地使用自主权,因为经营权还在他们自己手上。
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华红认为,农业托管将使更多农民愿意返回农村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成为产业工人,生产要素得以在城乡之间互相对流,更好地促进城乡融合。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还可以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去从事其他产业,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和城镇化的发展。
贵州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袁旭告诉记者,试点工作要算好三笔账,“第一笔,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账;第二笔,直接性收入和主导产业发展收入的农民增收账;第三笔,农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账。”
袁旭认为,对于年轻人进城后,家里只剩老人的家庭,需要实行保姆式的农业全托管服务,保证他们原有收入不变。此外,还要将国家对粮食安全、农业发展的系列投资,用到托管的项目里,解决农民投入多、无力承担的问题。
据调查,目前开展试点的农业托管土地以适宜机械耕作的平整土地为主,而在贵州这样的山区,还有大量土地不适宜大型机械耕作。对此,袁旭认为,贵州提高农业机械化率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一方面要加快适应山区农业的小型农机研发,同时还应大力开展土地宜机化建设。
玉屏融媒体中心:文政松 龚永文 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