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高考丨三十三载三尺讲台,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凯发k8国际首页

贵州交通广播 | 2022-06-07 11:29

少年乘风起,先生破浪归。贵州交通广播特别策划——《最后一次高考》,今天刊播第一集:《三十三载三尺讲台,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他是为了他的学生而回到家乡的吗?同学们,请看原文,题干是怎么说的?”距离2022年高考只剩不到一周,上午10点,贵阳一中高三(十八)班教室里,老师郁翔正在给同学们讲解刚考完的语文模拟卷。

“我是贵阳一中的一名语文老师,我已经工作33年,当了30年的班主任,今年正好要退休了。”郁翔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源于“教师之家”的熏陶,其父母亲均是教师。1989年,郁翔在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因专业成绩优秀,被学校分配到贵阳市第一中学工作,接过父母的接力棒,站上了三尺讲台。

90年代初,那是郁翔当班主任带班的第一年。每天除了上课,最让她挂心的就是孩子们书包里的饭盒。“当时我们学校小河厂矿的孩子比较多,能给孩子用保温桶带午饭的人家非常少,大多数学生拿的都是铝质的饭盒。中午吃饭,有的孩子就用开水烫一下,冬天就特别艰难。”

为让孩子们中午能吃上一口热饭,郁翔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把炉火生好,收齐孩子们所有的饭盒,一个个放到炉子上交替地热着。“从第一个饭盒到最后一个饭盒,几十个饭盒。我记得当时班上的团支部书记还在周记里写到,每当在教室里看到办公室的烟囱冒着热气时,我们都会相视一笑,就有说不出来的幸福感。”

那时教辅资料匮乏,为提高班上学生的综合成绩,郁翔就自己买钢板,刻字成卷给学生练题。“由学习委员、科代表选题,我自己买了钢板,照着学生选出来的题,每天下班后就要给他们刻,数学题一张、物理题一张、化学题一张……刻完再交给在贵工工作的学生家长,请他们用油印机印刷,再送到学校来给学生做。”

2019年9月,郁翔收到了学生夏宁的消息说,他考上了四川大学医学专业。收到消息的郁翔,内心已是感慨万分。

夏宁来自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贫寒没能阻挡他求学的脚步。但高二那年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孩子遭受了沉重打击。“突然有一天,我在办公室。他跑来告诉我说,‘老师我要回家。’没说完就哭了。当时他父母在浙江打工,母亲突发脑溢血,救治无效,他的父亲正想办法包车回贵州。当时我想,这个时候、这种状况该怎么做?”

在确认有家人与孩子同行后,郁翔把班上同学和学校老师筹集的募捐款交到夏宁手中。而后,在郁翔的多番推荐下,学校的助学金和企业资助都为夏宁的求学路添了一份力。

“9月的时候,他通过qq给我讲,老师我告诉你一个额外的惊喜。他说,他填志愿的时候以为是本硕连读,但当他到了学校,老师告诉他,这是本硕博连读项目。当时我好高兴呀!当时我告诉他,孩子你太不容易了,能够有这样一个结果,学校对你的帮助、同学对你的帮助、社会对你的帮助,你都要好好记住!”

后来,夏宁告诉老师郁翔,他决定毕业之后反哺家乡。并在给郁翔的祝福视频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她不仅是一位教师,也是我们班所有人的妈妈。”

择一事,终一生。带完这届高三,老师郁翔就要退休了。三十三载三尺讲台,在手握粉笔育桃李这一平凡岗位上,做了一名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教师是需要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的职业。不计名利,甘于清贫。但当你回过头来看,你成就了学生,而学生也成就了你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有意义,这一生还是很有价值。”郁翔说道。

实习记者:杨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