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2【贵州人游贵州】有山水的烧烤露营地自在过夏天-凯发k8国际首页

文体旅事业部 | 2022-05-31 16:31

fm97.2--贵州人游贵州

【在贵阳有山有水的烧烤露营地,过一个自在夏天!】

贵阳的夏天,怎么少得了游山玩水、烧烤露营呢?穿过山间的风,一路前行,在乌当新堡乡香纸沟遇见一场自在的旅行。四月山庄,一家香纸沟里新开的农家乐。

依溪水而建,一方天地,美食、饮品、游玩一应俱全。这里整体设施比较完善,环境整洁优美,适合一家人前往。可提供烧烤和农家乐,还有一个小小的饮品店,杨枝甘露、杨梅汁、青桔柠檬汁等,点一杯配烧烤,清爽又解渴。一畦小小的菜地里,青绿的蔬菜也成熟了,可带着小朋友来体验农作的乐趣;庄园间的路边,种了水果树,枇杷、桃子、李子、杨梅,冒着青涩的模样。山庄里,还个小型游乐场也是小朋友们撒欢的地方,沙池、蹦床、滑滑梯等,超级适合遛娃。

蔚蓝色的游泳池里已经有了夏天的影子,等你来畅游,鱼塘里的鱼儿也等着你来垂钓。

童梦溪田,藏着大自然的乐趣,一个为小孩子打造的自然天地。群山围绕间,依托这块平坦的地势,建立起一个简单的原生态乐园,踩水蹚、水滑道、吊床乐园。

晴天里,小朋友在潺潺溪水间踩水,拿着小鱼杆钓鱼钓虾,在林间的吊床上休憩,收获一份简单快乐的童趣。

童梦溪田旁的水东香纸艺术博物馆也值得一逛,看琳琅满目的纸浆雕塑品,还可以亲自体验香纸艺术品的制作,感受文化的魅力。温馨提示:这里需提前预约。

家人可以来这里露营,铺上野餐垫,摆上水果零食,再带上一个泡泡机,吹出绚烂的泡沫;或放放风筝,在草地上尽情奔跑。这份山野间的惬意,这里都可以给你。

附近还有一个露营基地,修建有20个帐篷点位和6个房车露营点位,你可以自带帐篷,也可以在这里租用。在空气清新的大自然间,听虫鸣鸟叫、伴水声潺潺,来一场烧烤 露营,收获一个快乐的夏天。

【侗族竹筒饭,把大自然的味道“搬回家”】

聪慧的侗族群众把竹与食相结合,运用竹子幼秆烧制“竹筒饭”,将大自然的味道“搬回家”。春季和夏季是竹子旺盛生长的季节,清晨时分,榕江县忠诚镇寨章村村民石斌就带着家人到后山深处寻找用来制作竹筒饭的细竹。走进竹林看见青翠欲滴的楠竹空气中回旋着新鲜竹子清新的竹香。

在竹子的选用上一般都是用竹子的幼秆这样的竹秆茎粗约5厘米,竹节细长是制作竹筒饭的最佳选择。竹子带回来以后,首先要把它们切割成长短一致的小竹筒再放进清水里面用刷子进行清洗,直到里外都干净竹子身上都是宝,竹叶现在也要洗净备用!

竹子的工序完成后便开始着手食材,这里的人们把糯米、土猪肉、香菇和葱花当作原材料。浸泡过的糯米加上猪肉、香菇、葱花混合在一起再通过花椒、生抽等配料进行调味。本就已经奇香无比的食材加上竹子的清香更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出这道美食的香味,女孩们开始把做好的食材装进竹筒,刚刚洗好的竹叶现在也发挥作用了,把竹叶用来封住竹筒口,这样在蒸的时候,既能防止里面的食材掉落出来,又更加让食材融入竹子的清香。

在全部装填好了以后,便开始生火烧水,用甑子来蒸这道美食,经过两个小时的等待,这道软糯清香终于也是好了,被端上饭桌。

说起侗族竹筒饭的来源还颇为有趣,据了解,以前这里的人们上山干农活,由于山路不便,人们就想着在山上利用竹筒当炊具来煮饭,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多干点活,又不用来回跑就能在山上吃上一段热乎乎的饭,也正是因为这种勤劳与智慧,才能让这道美食问世。

【与“粽”不同的非遗味道】

地处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的贞丰,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稻作文化区,喀斯特特殊地理环境创造的水质和土壤,孕育出独特的高品质糯米。在千百年农耕文化发展进程中,糯食,被智慧的劳动人民,衍生转化得纷繁复杂。

在中国糯食之乡的贞丰,非遗美食灰粽第四代的传承人胖四娘,延续了布依族百年手工工艺,搭配传统配方,制作成了如今广为人知的布依灰粽。

【花溪区山王庙村 圆一场慵懒的梦】

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山王庙村:位于青岩古镇东面,距镇中心3.5公里,青黔路东西贯穿全村,东临黔陶乡,北抵摆脱村,西至歪脚村,南至摆早村。全村有4个自然村寨,5个村民组,其中:布依族、苗族占90%。现已被贵州省列为美丽乡村示范点,2021年,入选贵州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在贵阳青岩古镇的一侧,有一个绿色的村落静栖于此,它叫做山王庙村。处于花溪区溪南十锦旅游带上,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池塘里倒影着青山和房屋,有着独特的魅力。

沿着石板路走进民宿,四周山水环抱,是驻足小憩,感受田园生活和村落休闲康养的理想地。这里的“奇域•小摆托”民宿群吸引着前来过周末的人们,房屋大多保留着布依族民居的古朴风格,美好的样子,这里都有。

在青山绿水中度过惬意的周末,在村里的河畔,还有当地的农家乐热情接待。烧烤农家乐融融。

天蓝、水清、鸟鸣、花香……诗意的田园生活离我们并不远。

这里是972【贵州人游贵州】,明天再见!

(内容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及微博、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黔南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