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 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凯发k8国际首页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推动更多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将竞技体育的场馆设施、训练方法等实行市场化开发和成果转化,建立运动员进学校、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制度等一系列意见。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将立足自身优势,以竞技体育为支撑,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全面贯彻《意见》,提出总体要求,让更多竞技体育成果惠及全民健身,在全力做好新周期奥运备战工作之外为高水平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出努力。
累累硕果全民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竞技体育谱写了历史新篇章,开启了新征程。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38金32银20铜,位列金牌榜第二位,实现了参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目标。北京冬奥会,中国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以9金4银2铜的战绩高居金牌榜第三位,创下参加冬奥会以来历史最佳战绩。
竞技体育“战功卓著”、硕果累累,不仅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体育的激情,而且还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出色完成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更印证了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相得益彰的关系,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
体育场馆是促进全民健身,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体育系统管理的训练中心、基地、体校多数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训练专用场馆,设施标准较高,也是优质的体育场馆存量资源。《意见》提出,推动更多竞技体育成果全民共享。推动体育系统管理的训练中心、基地、体校的健身设施以及运动康复等服务向社会开放。竞体司将鼓励各级训练单位在保障专业队训练之余,根据训练基地实际情况,有序对外开放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水平健身需求,更好发挥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
另外,要逐步建立专业人才队伍,服务全民健身需要的健身指导、机能测试、伤病康复和运动餐饮等多项指导服务,使人民群众共享竞技体育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意见》提出,促进国家队训练方法、日常食谱、康复技巧等实行市场化开发和成果转化。建立国家队、省队运动员进校园、进社区制度,现役国家队、省队运动员每年要在中小学校或社区开展一定时间的健身指导服务。
中国体育健儿在赛场上争金夺银的背后,不仅是运动员们日复一日刻苦训练的成果,也与科技助力息息相关。如何把国家队科学化的训练方法、营养供给以及康复理疗等成果与全民共享,竞体司正在积极研究制定相关举措。一是发挥各训练基地(单位)自有特色和优势,明确定位,分工推进国家队训练方法、日常食谱、康复技巧等实行市场化开发和成果转化,使人民群众共享竞技体育发展成果。二是让国家队运动员在保证完成训练比赛任务的前提下,进校园、进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一定时间的健身指导志愿服务。三是鼓励运动队、运动员利用抖音、视频号、直播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健身指导服务,发出运动健身倡议,带动全民健身。
面向社会服务大众
《意见》提出,将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制度,健全服务全民健身的教练员、裁判员评价体系。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帮扶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机制。
如何建立行业规范,完善治理体系,竞体司从实际出发,扎实开展工作,建立统一贯通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称号体系,在现行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政策框架下,打通业余和专业之间的界限,进一步修订完善,逐步纳入体育运动水平等级评定管理制度范畴。
在帮扶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方面,竞体司也将鼓励各运动队通过“祖国在我心中”等活动,与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点对点”“结对子”,建立帮扶机制,就近就便,长期开展健身指导服务活动。
三大球的振兴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意见》提出了“建立足球、篮球、排球业余竞赛体系”。如何全面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的普及和提高,让项目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与幸福生活,竞体司在完善三大球竞赛体系、夯实人才基础等方面下了大功夫。
今年,总局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名义发起创立了“体总杯”三大球城市联赛。该赛事是三大球竞赛体系中新增设的国家级赛事,是对现有三大球项目竞赛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是连接国内职业联赛、专业赛事和地方业余赛事的桥梁,是城市走向全运会的通道。下一步,将以“体总杯”三大球城市联赛为引领带动地方积极创设自主品牌体育赛事,逐步厘清各赛事体系关联和结构关系,以系统性思维进行科学顶层设计,构建多层次、多样性竞赛体系。推进三大球竞赛体系的建立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三大球项目发展基础,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这也是探索中国特色三大球竞技体育发展新路径,实现三大球项目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最强有力的路径。
构建多元化赛事体系
此外,《意见》还在构建多元化赛事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办赛事,培养赛事品牌,支持打造群众性体育赛事,引导举办城市体育联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近年来,以全运会为引领、各级单项体育赛事为基础、职业联赛为支撑的中国特色竞技体育赛事体系有效发挥了保障奥运备赛、服务人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多元价值和综合功能。但同时,竞体司也意识到目前国内赛事依然还存在赛训融合不够、整体效益不高、结构有待优化、转播力度亟待加强等问题。
下一步,竞体司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竞赛体系。一是以赛领训,以赛促训。打造“赢”的竞赛体系,在赛事资格体系、奖励办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赛事在夯实服务奥运备赛、选拔后备力量的基础平台作用。二是立足国内,内外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提高重点项目和职业联赛竞争力,打造民族品牌赛事。适应体育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新情况新要求,完善外援政策,用好国际优质资源。三是服务人民、促进发展。坚持举办赛事与促进城市发展相结合,带动地区协同发展。以启动“体总杯”城市联赛为契机,调动各级政府力量,聚集各方资源力量,打造国家、区域、省、城市四级城市联赛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参赛、观赛需求。四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根据项目特点制定体育赛事品牌认证标准和制度,夯实体育赛事品牌建设基础,促进体育赛事标准化、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