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 艺术十日谈丨周雯静x南方:也许,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凯发k8国际首页

2022-06-03 18:08

为了和艺术相遇

我们仍可在对话中行进

《裂变 艺术十日谈》

倾听一些与艺术有关的声音

 

周雯静x南方

第一日:也许,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本期节目,我们将谈论以下问题】

1、请你谈谈你艺术创作的命题是否和你的个人经历有关?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您关注这些命题?
2、你曾经有过一个“女人系列”的艺术作品,请你谈谈这个系列创作的背景。
3、请你谈谈本次“裂变”展览的作品“美丽坏东西”的创作经历。
4、从你这些年的创作中,我发现你的艺术表达和媒介,从具象表达到了一个我认为相对抽象的表达,至少我认为“美丽坏东西”这个作品是抽象的,你觉得你的创作有哪些变与不变?
5、未来是否想过跳脱“女性”的视角来创作呢?我的意思是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女性本身的疼痛亦或其他?

周雯静,青年艺术家。

【1】

2014年,我从四川美术学院硕士毕业,进入法国南特美术学院。来到法国之后,我不停地看各种博物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卢浮宫、奥塞或东京宫美术馆,反而是巴黎医科大学的医学历史博物馆。

馆内展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所有外科临床手术器材。它们精致地被放在小木匣里,像精美的银质餐具一般,看上去很美,但内容却是暴力的、疼痛的。

这引发了我对手术刀的关注。我将手术刀按1:1的比例绘制下来,还把比例尺像数据一样标在了作品的旁边。

在这冷冰冰的形状中间,我选择了一种红色的墨水,像云一样晕染。形式上的冷和内容上的热互相冲突,产生了让人被刺痛的感觉。

《红色系列nº1》 纸本水彩  2016 

《红色系列nº1》 纸本水彩  2016

【2】

2014年,还有一个作品,叫作《取暖》。 

我把我母亲衣柜里,从2004到2014的十年间,所有衣服的商标收集了起来,像标本一样钉在1.2米×1.4米的框子上,把每一件衣服的购买时间、款式、型号、颜色写成了标签放在商标下面,做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装置作品。 

仔细看这些商标,你可以看出背后那个人的身材特征和经济状况的变化,甚至可以知道某个外国品牌什么时候进入到了中国,什么时候进入到了一个三线城市,这也是这十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微观史。

《女人系列·取暖》 商标/大头针 2014

《我心爱的》 陶瓷 2017 

《生产/符号》 毛巾 2017

为废弃的重棉四厂所创作

工厂退休女工穿着曾经的工作服在作品前合影

【3】

2022年,贵州省博物馆《裂变—数字艺术的全球化浪潮展览》展出作品“美丽坏东西”。

在我的艺术实践中,我一直关注身份,性别,身体,疾病,权力等问题。“身份”强调的是权力是如何介入到人的身体,规训人的身体,制造出一个符合生产效益的身体。

而身体的皮肤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边界,身体的皮肤组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明确的边界,不对称的两层膜,一层向外翻,另一层向内翻,使我们能够区分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皮肤在身体与外部世界的边界开辟了冲突的真空地带,在此基础上我们衍生出相关联的词汇,比如:污染,疾病,净化,免疫等。

贵州首个国际数字艺术的顶级展览

《裂变·数字艺术的全球化浪潮》

4月29日——8月31日

贵州省博物馆正在展览中

《裂变-数字艺术的全球化浪潮》展览是从全球化数字艺术的思想和方法入手,是一次具有学术性、公众性、本土化、国际化的科技艺术项目,该展是贵州首次国际数字艺术的顶级展览。其中涵盖了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奥地利林兹艺术节等参展艺术家的重要艺术家作品。不仅是一次全球数字艺术的峰会,更是对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科研、生产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一次国际化与本土化 的实践项目。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

• 古物新生:考古学与数字艺术的融合

• 后生命意向:人与自然、社会、科技的连接

• 合成人间 : 虚拟现实与现实人间的关联

• 算法图像 : 数字艺术的意义

展览亮点

(一)本次展览是贵州当代艺术史上第一个涵盖全球化数字影像和多媒体浪潮的国际化的大型学术展览。

(二)本次展览是汇集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44位重要数字媒体艺术家的展览,其中有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家七位,这也是代表全球顶级影像和数字艺术的国际峰会。

(三)本次展览有来自全球重要的影像艺术家参展,影像和数字艺术占参展作品的50%,是本次展览的重点,也是与贵州省博物馆的积极对话。

(四)本次展览是一个数字科技 艺术的国际“饕餮盛宴”,该展是贵州具有国际品质的新媒体艺术事件和网红打卡热点,  沉浸式的观展体验,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亲爱的请演奏我吧 dear please play me 孙雪怡 sun xueyi 石悦洋 shi yueyang 装置、影像 /installation、image 装置 : 130cm×90cm : 尺寸可变 /variable 2021

展览场地:贵州省博物馆

《裂变》是一次数字艺术国际化的虚拟时空会面;是一次数字艺术从媒体实验室走向公共场域的实践;是全球化数字艺术与贵州博物馆的一次“核聚变”实验项目;是全球化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症候,也是巨变时刻文明交汇的缩影。这场饕餮盛宴,值得你的驻足!

 策展人

birgitta hosea| 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小涛 | 1970 年生于中国重庆,1996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0 年创建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2016 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居住于北京,张小涛是中国新锐绘画与新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

李飞 | 1976年生于云南昌宁,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系,史学博士,研究馆员。贵州省博物馆馆长。

购票扫描以下二维码

 

支付宝-贵州省博物馆展览购买二维码

 

小程序-展览购票二维码

 

美团购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