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丨响应社区“适老化” 创造老龄友好新氛围-凯发k8国际首页

大健康事业部 | 2022-04-24 16:01

近些年,贵阳一直在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

在2018年,贵阳就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四世同堂画风也渐被改写,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从被动独居走向主动独居。

你认为老年人更倾向于哪种养老方式?

市民:居家(养老)比较多,据我所知,我们这里的养老院的条件还不算太好,各方面的条件还跟不上。

市民:都不喜欢和他们(子女)住一起,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市民:像我爸妈他们那一辈来说,他们可能还是更喜欢在子女身边,他们会觉得更加有家庭温暖一点,像我们这代人就觉得独立一点挺好的。

市民:我不喜欢和子女住在一起,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年轻人都不一样,我选择自己居家养老。

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65.5%的老年人独自居住,与子女同住比例逐渐下降。

但有大量老年人现居房屋建成已超过20年,老房子虽有不便,但长久的生活习惯与周围邻里的密切关系,让他们更愿意产生惯性依赖。

你认为小区适老化改造的重点是什么?

市民:我觉得是能让老年人享受比较便捷的医疗,还有出行,我觉得这两个方面是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市民:老年人的娱乐场所,因为老年人各有所爱,有喜欢下象棋的,有喜欢唱歌的,有喜欢跳舞的,基础设施比较稀缺。

市民:因为老旧小区很多都是很老的步梯房,那个房子可能已经住了十几二十年了,当时对他们来说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但现在都六七十岁了,他们爬楼就是个问题。

据估算,中国城市存量住房建成年份在2000年前后的比例约为3:7,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距今已有20年,在住区设计等方面相对“先天不足”,除电梯及无障碍通道问题,设施线路等老化问题也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因此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对提升老年人居住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老龄化背景下城市改造的重要工作之一。

适老化改造不仅仅包括无障碍通道、电梯等硬件条件,还包括新修社区的一系列设施配套。因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老化、活动能力与活动范围受限等原因,对于社区内部和周边的配套需求更加突出。比如像户外锻炼、坐着聊天和买菜购物都是老年人日常在社区的高频活动。因此一些社区医疗、公园广场、菜市场超市等都成为了改造重点。

除了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之外,全面新建的康养社区也成为一种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它是面向全龄老人,建立结合服务、医养、文娱、旅游、管理等多位一体式的养老社区。不过开发商对于养老地产尚在探索阶段,随着品质养老观念的提升,也将逐步成熟和完善。目前贵阳也有了不少主打康养概念的大型社区,这类社区在社区老龄服务体制上考虑得也更为健全。

居家养老是今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居住空间的适老化也是一个十分庞大和复杂的课题。贝壳研究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很多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不满都是十分细节的,这些细节渗透在老龄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地板的光滑程度,日常通道的扶手设置等。真正地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才能更好地改善老年人的居住条件,更好创造一个老龄友好的社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营造良好的老年友好居住氛围,需要构建覆盖住宅、室外环境、社区配套三个层面的软性、硬性环境建设。目前大范围开展的适老化工作也使得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更有保证,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