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贵州 | 福泉:培育苗乡优秀传统文化 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凯发k8国际首页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2-05-17 12:18

近年来,仙桥初级民族中学聚焦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盛开。

“我们是苗家小姑娘,喜欢唱歌又能舞……”

走进仙桥初级民族中学,校园内传来一阵阵优美动听的芦笙苗歌,大课间操场上,数百名师生正围成一个个圈,吹起芦笙,跳起芦笙舞,婉转的音乐与优美的舞姿完美结合,课间活动丰富多彩且趣味十足。

2019年以来,仙桥初级民族中学依托“小花苗”这一独有的乡土资源,以苗族芦笙舞曲作为伴奏,融入苗族元素,创作了《苗家四季农》“大课间苗舞”。如今,大家齐跳芦笙舞已成为学校特色大课间活动,让学生们在课余活动中潜移默化的爱上苗族芦笙舞,学会芦笙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仙桥乡初级民族中学七(1)班 学生 罗菲菲 学校在少年宫中开设了刺绣、蜡染、芦笙、唱苗歌、跳苗舞等课程,我觉得都非常有趣,这些课程让我了解了更多的苗族的文化,在学习当中,老师和苗族同学也很乐意帮助我们,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

传承文化,少年先行。除了大课间芦笙舞的浸润,学校体育课、课外兴趣活动等日常教学都把苗族文化渐渐融入到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播下传承的火种。体育课上,老师带领着学生练习吹芦笙,一指一按间,音调悠扬婉转,一呼一吹间,声音袅袅绵长。“刺绣社团”教室里,学生们身着苗族服饰唱着苗歌,手持彩线飞针走线,认真刺绣着手上的“作品”。在各班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认真学习各个民族的历史、服饰、饮食、节日等相关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仙桥初级民族中学 苗族教师 王胜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的使命,也是我们老师的担当。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把民族文化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通过文化传承来培养学生的情怀,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认可,让我们民族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待他们长大了又能够把我们的民族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为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深入全校师生心中,近年来,仙桥学生们乡初级民族中学以宣传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主渠道,通过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长廊、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在课堂上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教学等方式,不断夯实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阵地,同时聘请了民间芦笙专业艺人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芦笙舞、刺绣、苗舞等教学,引导学生领略苗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认同、传承和发展。

2017年以来,仙桥初级民族中学先后承办了四届仙桥乡“民族传承与保护”活动,真正将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仙桥初级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文松:学校结合当地民族风情人士,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拓第二课堂,把苗乡的歌舞、习俗以及传统工艺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与洗礼,目的就是要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撒传承民族文化、践行民族团结的种子,悉心呵护、用心培育朵朵‘小花苗’,让他们将来把民族团结之爱播撒到天南地北。

通讯员: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