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丨网格化隔离是实现精准防控的手段之一-凯发k8国际首页

大健康事业部转载自中国卫生杂志 | 2022-05-14 16:28

5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就京沪等地“动态清零”近况、各地方舱医院建设情况、疫苗接种等内容作出进一步回应。

数据显示,5月5日以来,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均低于5000例。5月12日全国新增感染者降至2300例以下。当前,上海市疫情整体向好,全市新增感染者数呈现稳定下降趋势。吉林省疫情处于扫尾阶段。北京市近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有所减少,从高峰日的70多例,降到昨天的47例,显示防控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效果,但仍有未处于管控状态的感染者报告,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四川广安的疫情尚在发展中,需要从速进行流调排查和管控。河南、江苏、浙江、江西、辽宁等地疫情渐趋平稳,仍需努力尽快清零。

有公众反映本轮疫情中有个别社区采用了“硬隔离”防控措施,比如铁丝锁门、封堵通道等,这带来了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请问这些措施是否合理?社区隔离措施上怎样做到科学、精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吴浩:

我本人多次执行疫情防控相关任务,为了控制风险,我也会被安排集中或居家隔离,与大家一样有隔离的体会,感同身受。

考虑到我国各地情况不同,特别是对于已经传播一段时间的,社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无法清晰判定,所以会对部分地区采取管控和封控,包括采取临时性的社会面静态管控,对大型居住小区进行分区隔离,在社区中实施网格化管理。这种网格化管理不仅能减少网格之间的交叉感染的风险,且是同个小区根据风险等级提供差异化管理的基础。比如将大型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采取物理,就可以以网格为单元,符合解封条件就解封一个,而不是等待整个社区一起解封,其目的是为了精准防控。同时,为防止网格工作人员可能会产生的交叉感染,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卡口、出入限制等措施,对于防止疫情外溢,包括防止民众误入风险区域,保护广大民众健康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但采取物理隔离措施的同时,也要结合地理环境,留好安全通道、生命通道,安排专人值守,不能上锁、一封了之,要保证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通道畅通。

对于单元、楼门比较少的地区可能采取电子门磁、纸质封条等软性物理隔离方式。这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和劝阻一些不遵守防控要求的人员。

此外,也要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就医保障、心理疏导,多做春风细雨的工作,赢得广大民众理解和支持。你我同在、同心抗疫,早日取得抗疫胜利是大家共同心愿。

在此,呼吁大家在隔离期间遵守规定,您的支持是对疫情防控人员的最好鼓励和点赞,他们也会用最大的奉献来为大家做好工作。由衷感谢大家的付出。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目前我国核酸检测能力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有15.3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核酸检测能力已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一方面有利于公众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检测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使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目前杭州、深圳等城市正在积极开展15分钟核酸“采样圈”工作。

从我国老年人感染奥密克戎的情况来看,未接种疫苗和接种两针、三针在保护作用上有什么区别?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从地区监测和评估结果看,未接种疫苗和接种两剂次、接种三剂次之间的保护作用差别非常明显,接种两剂次和接种三剂次之间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的作用也有明显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二是涉及发病率、重症率、病死率的差别。

根据香港卫生署5月5日公布的信息,香港未接种疫苗的70~79岁老年人中病死率为5.55%,接种两剂次疫苗的病死率是0.59%,接种三剂次疫苗的病死率是0.16%。也就是说,70~79岁老年人未接种疫苗病死率分别是接种两剂次、三剂次该年龄人群的9倍和34倍。

根据有关专家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对吉林市的研究,60岁以上人群中,未接种疫苗和仅接种一剂次灭活疫苗者的重症发生率是接种两次、三次疫苗者重症发生率的20倍以上。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全程接种疫苗,接种加强针对于重症和死亡预防的保护效果会更好。

目前,全国各地的方舱医院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打算?能否保证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启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目前,绝大部分省市已经按照要求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也为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疫情做好了一定的床位储备。大家可以看到,近期,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方舱医院的启用在吉林、上海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要求各省做好疫情应对准备,特别是在方舱医院的建设上要做到有备无患。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要求:

第一,进一步要求各省以地级市为单位,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常规建设或改造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相关水、电、厕所、淋浴、通风等基础设施要提前布局改造到位。

第二,做好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的准备工作。要求按照配比组建好医疗队伍,做好救治和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培训。另外储备好床位单元、医用物资、医疗设备,同时铺好医疗信息系统,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在24小时内将设备设施投入到已经备好的方舱医院中,医务人员也要及时就位。

第三,保障好方舱医院的管理和运行,统筹各部门全力保障好方舱医院的建设以及建设后的正常运行,确保在有需要时,能够在24小时内投入使用,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提供支撑。